5月20日,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力学·探索·未来”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如期举行。虽然活动当天遇到了高温天气,但是并没有阻挡公众对于科学探索的脚步,活动迎来了近4000名来自北京市各个区以及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省的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们。活动期间免费开放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3个实验室,钱学森、郭永怀办公室,趣味力学科普展室,力学科普展览和动手体验项目等。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俞鸿儒院士还专门为青少年们做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座。
上午9:00,活动开幕式在小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宇杰研究员主持并讲话。他首先对前来参观的公众表示热烈欢迎,这么多青少年朋友的到来使力学所平均年龄降低了20岁。力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国民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现在人类能够战胜自然,比鸟儿飞得高,比动物跑得快,还深潜到海底,其中就有力学的功劳。他希望大家能够对力学产生兴趣,学习一些力学知识,一定会给人生增光添彩,同时力学所也愿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为大家创造学习的环境,助力青少年成长。
魏宇杰讲话
之后,俞鸿儒院士为大家作了题为《激波——一个简单而奇妙的现象》科普报告。俞鸿儒院士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是气体动力学领域的专家,慕名而来的公众早已经超过了报告厅能够容纳的极限,过道和空地上都挤满了听众。俞先生从波的定义讲起,从投石产生涟漪,到足球人浪,再到理发店的幌子,进而推广到声波、电磁波、引力波等,深入浅出的引出激波是波的一种。然后,他详细介绍了激波的特点,产生的机理,还指出了在管道中不超声速也能产生激波的重要现象。最后,俞先生还给在场的青少年分享了如何提出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整个报告的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报告结束后,公众还久久不肯离去,提问交流,与院士合影留念,气氛热烈。
俞鸿儒院士作报告
报告厅现场
“趣味力学科普展室”共分为“力学星空”、“实践园地”、“实验观摩”、“力学阅读”、“知识测验”五大区域。因展品丰富、展示形象,互动性好,科普展室成为本次活动的热点,一度出现门口排长队等待入场的情况。
“流线演示实验”、“水面曲线实验”、“磁悬浮模型”、“低速风洞”等大型实验演示设备吸引了很多观众的驻足。志愿者为大家展示流体流经不同障碍物时的曲线变化、磁悬浮列车的悬浮等力学现象,讲解现象背后的卡门涡街、高温超导等科学原理。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提出相关问题,与讲解员进行互动交流。今年新增加的“花式吹牛”项目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孩子和家长都使出了全身力气,看看自己到底“多能吹”。
趣味力学科普展室
在动手体验展品处,参观人员通过体验“听话的小球”、“被吸住的卡片”,了解了伯努利现象;见识“强迫涡”和“自由涡”,由此了解台风的成因;观看“水锤扬水机”,发现只要合理运用力学,水也可以往高处流;佩戴高科技产品“VR眼镜”,置身于震撼的球幕空间。
趣味力学科普展室
操场上的动手体验,成了小学生和家长最喜欢的项目,乒乓球投篮、前仰后翻、动物爬绳、巧扎气球,简单的科学原理,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兴趣,体验力学的神奇。
动手体验活动
此外,公众们还参观了力学所园区及各大实验室。在钱学森、郭永怀办公室和塑像前,大家聆听大师故事,学习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固体力学、激波/管风洞、流固耦合等13个实验室都配备了专业的讲解人员,将高大上的科研成果通俗易懂地展现给公众,很多实验室是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开放。
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承办,得到了力学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前沿科学处、基建与园区管理处、综合处、研究生教育处、各个实验室及学生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在此表示感谢!
志愿者及部分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