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航空航天 海洋 生命
  • 视频

  • 丛书

  • 基地

  • 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 赛事

  • 组织

  • 活动

    公众科学日 科技周
  • 首页

  • 文章

    航空航天 海洋 生命
  • 视频

  • 丛书

  • 基地

  • 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 赛事

  • 组织

  • 活动

    公众科学日 科技周
首页 > 文章
  • 辟谣来了 隔空充电有辐射伤身体 ?
    2021-03-12
    隔空无线手机充电“神器”自问世以来,网络上对其“辐射伤身”的说法一直没有断过,隔空充电黑科技真的会危害身体健康吗?网传音乐人赵英俊肝癌去世是常年熬夜所致,熬夜真的能导致肝癌吗?此外,左侧卧睡觉会压迫心脏吗?...
  • 我科学家揭开桃基因组变化奥秘
    2021-03-12
          桃树缘何“满天下”   古人云,桃李满天下。桃起源于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是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好模型。2021年3月10日凌晨,国际期刊《基因组研究》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团...
  • 新型数据传输系统 速度比USB快10倍
    2021-03-12
           近日,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数据传输系统,将高频硅芯片与细如发丝的聚合物电缆配对,实现比 USB 快 10 倍的信息传输速度。该系统有朝一日可能会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并减轻电子产品元件的负荷。 ...
  •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自我推进的“活性”液晶材料
    2021-03-09
          据外媒报道,突破性发现可能为液晶的新应用铺平道路。能够执行复杂功能以响应环境变化的材料可以形成令人兴奋的新技术的基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向这类自主材料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开发了能自主移动的“活性”材...
  • 我国对雪豹的卫星追踪获得初步成功
    2021-03-08
           记者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今年2月初,管理局工作人员成功为一只野生雪豹活体佩戴定位项圈。近一个月的追踪轨迹显示,该雪豹仍在附近的领域活动,项圈及卫星数据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这表明我...
  • 《科学》首发!我科学家开辟制备含氟有机化合物新途径
    2021-03-05
    赵小娜 范琼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汪义丰教授团队利用自旋中心转移机理,从廉价易得的三氟乙酸衍生物出发合成出用途广泛的双氟化物和单氟化物,开发了一种制备含氟有机化合物的新...
  • 人工智能:把根扎牢才能遍地开花
    2021-03-05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人工智能(AI)技术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人类生活。人脸识别、刷脸支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人群红外测温、机器辅助诊疗,无人驾驶车辆……正如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林佳亮所言,如果说几年前的人工智能带...
  • 唤醒身体里的“暖宝宝”有望抵御肥胖
    2021-03-05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汪雪坤 在人体内,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暖宝宝”——棕色脂肪组织。交感神经系统是激活棕色脂肪组织的“发令员”,但它激活棕色脂肪组织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研究透彻。 3月5日,记者从厦...
  • 惊叹!只用200秒,它就能完成超算6亿年的计算量
    2021-03-05
          2020年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中国“九章”计算机重大突破。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高斯玻色取样”这一问题只需200秒,而根据目前最优的经典算法估计,世...
  • 量子科技:既要稳坐金字塔尖,也要走向普罗大众
    2021-03-05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两会代表委员,针对“十四五”规划瞄准的前沿领...
  • 我国铁基超导材料向高磁场应用迈进
    2021-03-05
          超导材料要实现强电高磁场应用,必须解决限制线材性能的微观机理问题,突破其关键制备技术,从而获得高磁场下高临界电流、高机械强度以及较好的电磁稳定性等特性。   ——马衍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
  • 外媒:科学家设计出一款类鱼软体机器人
    2021-03-04
          据外媒报道称,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一个工程师团队揭示了一种以锂电池为动力的软体机器人,它可以在深海进行探索,而这放在以前只有坚固的潜水器才能做到。   据介绍,这款机器人只有2...
  • 科学家开发出新款无人机:以昆虫为灵感
    2021-03-03
          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以昆虫为灵感的无人机。这款设备重量仅为0.6克,相当于一只普通大黄蜂的质量。   据科研人员介绍,常见的无人机往往需要在宽阔的空间里飞行,而...
  • 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发布
    2021-03-01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发布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该“榜单”已连续发布20年,在最新发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其中包括:mRNA疫苗,该疫苗的面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能够有效抵御新冠病...
  • 钠离子电池或成我国能源超车新赛道
    2021-02-25
          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规模储能,在众多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由于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低成本、高安全、转换效率高、灵活方便易于集成、响应速度快、免维护等优点,因此是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之一。...
最新动态
  • 06-10
    陈艳:无序合金塑性流动的奥秘
  • 06-08
    王一伟:空化流动与跨介质飞行器
  • 04-20
    胡海岩:哥廷根力学学派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02-15
    吴仲华李敏华:归乡之路
  • 02-15
    林同骥: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 上一页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下一页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编: 100190

电子邮件: lxkp@cstam.org.cn

版权所有:中国力学学会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9218号-1
官方微信号